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這一看,分明就是在說我跟女兒。她就像面鏡子,特別在我生病後,照到讓我想保持距離。可小孩想要的是更貼近。雖然和弟弟常比較,愛吃醋,也好在有個弟弟分散她對媽媽的注意力。
看著女兒做著自己小時候會幹的事,只能說小孩都這樣+強遺傳,可是那些沒有界線的無理取鬧,或故意言語挑釁。不論是不是愛睏了,很明顯都是針對媽媽來著。如果找爸爸就算爸爸煩躁了,也不會像知覺過敏的媽媽,煩躁放大到沒處躲需要出門避難。
我14歲母親就病逝,在兒子四個多月我生病前常想到她。出院後我內憂外患,但我不得不對那突然被斷了親喂母奶的小寶寶狠下心讓他回去睡嬰兒床。那時我想,我都生病了,就算睡不好,至少也要能伸直腳睡覺。
我覺得就是在度過最艱難的那年,加上中間搬家空間有餘裕,我重新像維吉尼雅.吳爾芙一樣擁有自己的房間。我慢慢的重建屬於自己範圍,我披著反覆復發的陰影,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和小孩不分你我共食,抱著小孩睡覺。我沒有體力膩愛他們,每天處理完小孩們的業務,我只想儘快從媽媽的身分下班、獨處,而不是無盡的奉獻、陪伴。
一個人會對一件事情反應很劇烈都有心裡的一個坎?我相信是的,我的坎牽連很大,我對媽媽兩字過敏。孩子的需求沒有錯,媽媽的需求也應被正視。相伴不相絆是理想,日子過得飛快,每天還在媽媽~媽麻~(拉長音)的發語詞裡磨合中。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同班同學分組合作,有人多承擔一點。文依就是那個總是多承擔一點的人,像個家裡統籌一切的大人。平常下課她會來找我蹭一下,小聊一下,但這次很認真的跟我約了時間要談話,我感覺到事情有點不一樣。
文依跟我說,她組裡有個傲嬌小公主總是撒嬌耍賴,看到她就感到特別無法忍受,甚至有想要攻擊她的衝動。理性上她知道傲嬌小公主沒那麼壞,覺得自己的反應太離譜,想找我幫她搞清出是怎麼一回事。
我試圖想釐清她爆氣的點是什麼:「妳生氣她不做事都推給妳做?」
文依:「是。但是別人推給我做時,我不會有那種衝腦門的怒火。」
我:「妳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時會特別引發那種衝腦門的怒火?」
文依想一想說:「那種我一定可以幫她解決天解決地的感覺。」
我聽了身體一緊,覺得好熟悉。文依是個非常負責任,扛起一切的人,但是她來我身邊繞來繞去講話時,我的確有那種她覺得我可以為她「解決天解決地」,只要我說了什麼肯定她的想法時,她會有一種得到保證,如釋重負的感覺。
會不會看到傲嬌小公主時,她和小時候的自己相遇了?
我試探著問她:「妳覺得她像誰?她的那種想要全賴給妳,覺得妳可以幫她解決天解決地的行為讓妳想起誰?」
文依想一想:「沒有耶。同學常常把事情賴給我,我也不會那麼生氣。沒有人像樣她。」
我問她:「如果在妳家,妳想要家人幫妳解決天解決地時會怎樣?」
文依冷笑:「哼哼,怎麼可能?馬上被唾棄。我媽就會說,大家都很忙,自己要想辦法。我姐就會說,妳以為妳是千金小姐,每個人都有義務因為妳不會就幫妳解決問題嗎?」
我小心的探詢:「有沒有可能看到傲嬌小公主時就像看到小時候的妳?」
文依大驚:「對耶!就像看到小時候的我,懊惱責怪自己什麼都不會。」
我:「對於什麼都不會的妳,妳的感覺是什麼?」
文依:「嫌惡。我討厭給人家麻煩的我。」
我整理文依的回答:「看到傲嬌小公主時就像看到小時候的妳,讓妳感到嫌惡?」
文依:「可是我現在不是那樣了啊,老師妳有看到我現在已經不是了。」
我:「是啊,從大一開始,只要妳修我的課,妳就是那個統整一切,讓我完全放心的人。妳完全不是傲嬌小公主。我猜測可能是妳看到她就像看到小時候的妳,妳很想嚴嚴的訓戒她,妳以為妳是千金小姐,每個人都有義務因為妳不會就幫妳解決問題嗎?」
文依:「我沒有想過是不是這樣。但是我的確看到有小狗眼睛的男生,拜託拜託的說著我也不會生氣。也許我真的是這樣。」
我:「其實每個人都會這樣啦。我也不例外。」
文依:「老師也會嗎?」
我:「無論是紫微斗數或八字都顯示,我是個脾氣火爆,講話直率,很會得罪人的人,但是沒有人這麼說過我,我心裡也感到奇怪。後來回想起小時候很多事情,只要我有這一面顯現出來,我媽媽就會冷靜的回應,讓我看到自己的暴衝有多麼的不堪,慢慢的,我就修正到連自己都看不見自己有脾氣火爆,講話直率的部分。然而,只要身邊的人講話很衝或是不顧人家的自尊心,我就會特別嫌惡與生氣。」
文依:「講話很衝或是不顧人家自尊心的人本來就會讓人嫌惡與生氣,不是嗎?」
我:「的確。但就像妳一樣,那種嫌惡與生氣和其他事情相較起來,感覺自己是氣到要跳到屋頂上的那個爆氣。我就會想說,為什麼別的事情我不會有這麼劇烈的反應?人家說我像是驕傲的母雞我就不會那麼氣啊?為什麼?」
文依:「為什麼?」
我:「因為我知道我不是驕傲的母雞。」
文依:「老師的意思是一個人會對一件事情反應很劇烈都有心裡的一個坎?」
我:「是的。」
文依:「那老師妳不是很可憐,到處是講話很衝或是不顧人家自尊心的人。」
我:「還好我學了很多自我療癒的方法,現在看到講話很衝或是不顧人家自尊心的人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譬如當我厭惡心起時,覺察到自己可能是看到小時候的自己了,我就會用我成人的身份告訴內心的小孩,妳很棒,能夠做到不衝口而出,也時時顧著人家的自尊心,不僅不給自己惹麻煩,也讓身邊的人在支持下成長。這樣做可以讓我心裡那個小孩得到撫慰與拍拍手,而不是背負著罪惡感。
除此之外我也會對講話很衝或是不顧人家自尊心的人送出溫暖和愛心,默默在心裡想,啊,我了解妳的不舒服,辛苦妳了。當我心裡這樣做的時候,彷彿我是在撫慰小時候未進化的我。爆衝的人其實自己心裡也是很矛盾和不舒服的。」
文依觸類旁通的說:「啊,老師,有時候父母對小孩有著很大的情緒,會不會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我說:「很有可能喔。雖然人類的情緒與行為有著百百種的可能,但無名火起,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可能性。」
當你無名火起,試著探詢:你是否與小時候的自己相遇了?
如果是的話,別再罵他了。拍拍他,抱抱他,跟他說,你做得很好了。
然後,你內心的小孩就會跟你一起長大了。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誠品:https://pse.is/MY2J6
金石堂:https://pse.is/MLX8X
MOMO:http://bit.ly/3c47v3a
讀冊:https://pse.is/NTHV6
三采:https://pse.is/PVELG
電子書
台灣漫讀:https://www.bookwalker.com.tw/product/85281
google play: https://reurl.cc/KkrGvp
KOBO:https://www.kobo.com/tw/zh/ebook/Yt9iqIvTIz2BaieYQd1JTA
READMOO:https://readmoo.com/book/210133557000101
PUBU:https://www.pubu.com.tw/ebook/191884
HyRead: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206082
MYBOOK:https://reurl.cc/D9Z07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