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毛毯治百病
昨晚,為了拿一隻新的牙間刷,我打開櫃子,把擋在前面的暖暖包放到左手,右手伸近盒子裡隨意拿了一隻綠色的牙間刷。然後,我就在這人間四月天,踩到了雷。
當開關啟動,根小孩說什麼理都聽不進去,開始牽拖說會冷,一個不穿拖鞋,睡前不穿包被的小女孩,因為看到暖暖包所以會冷。為什麼不乾脆告訴我「不管天氣如何,看到了暖暖包不能給我,就給暖蛋,給我小雞毛毯,不然每天晚上我都會發作」,會「媽媽我不舒服,媽媽我還是會冷,媽媽我頭痛,媽媽我肚子....」我怎沒早領悟呢?我昨晚本想給個暖蛋混過去的,可小的睜著那雙大眼,說「如果你給姊姊暖暖包,那也要給我。」算了,就算我昨晚我領悟了,今晚或許還是有新梗。
今晚算是見識到了小雞毛毯治百病。什麼可以治我的氣火症候群呢?為什麼小孩累了之後,就像喝醉一樣一直跳針,還可以昨晚的劇情重播。為了不再被敲門,翻出一條毛毯給她,竟然就治好了「媽媽我不舒服,媽媽我還是會冷,媽媽我肚子......」這種以媽媽為發語詞句子,真的會發出一種對媽媽不好的氣,讓媽媽很不舒服。
昨晚,我已經提醒自己盡量別去踩女兒的線,今天狀況一直還不錯,只是時間一到自動斷線。
同樣是今天,我發現不同的哭法給人的感受差很大。傍晚,我已經幫兒子用沙發枕蓋很多次房子,讓他躲起來。真的累了,晚餐也還做到一半,拒絕他之後,他開始慢慢哭起來,嘴裡還反覆碎碎唸說「都沒有人要陪我玩」。哭泣,多少都會影響身旁人的情緒,可我看他哭了一陣子,不喜歡不舒服但不火氣大,還覺得真會裝可憐。便邀他去洗澡,他很會交易,最後我們一起拼了散落在客廳的拼圖,成功進入浴室洗澡。
為什麼這種哭泣不生火氣呢??或許因為他只是難過在自我抒發,他哭他自己。而不是以「媽媽」作為發語詞,一直把球丟過來,不想接,也躲不掉。當然,當兒子如果是針對媽媽來著,一樣很無力。
我知道孩子就像一面鏡子,我越抗拒,反射越強。我得接住她/他,可生病之後我沒心力去接,特別是晚上,我想趕快從「媽媽」下班。
女兒像我,只是我小時候沒有發揮的空間......。
兒子現在像小拉不拉多長大了,他要跑時你牽不住...。
留言
張貼留言